(图文)参加《筹资与治理》培训
部分文字来自:http://www.westwomen.org/xiangmu/2009/0825/article_569.html
夏末秋初的八月,由陕西妇女研究会和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筹资与治理”培训于20-22日在西安指南针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班是陕西妇女研究会执行的“西北地区NGO资源动员能力建设项目”系列培训之三。参加此次培训的40余名NGO同仁分别来自青海、内蒙、甘肃及陕西各地的NGO同仁。此次培训班的协作者由上海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董事长庄爱玲博士及总干事金昭敏女士担任。
如何创建高效的理事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理?许多NGO组织存在类似的困惑,围绕这两个问题培训第一天庄爱玲博士采用了讲授及案例分享的方法,为参与者就公益组织生存的外部大环境加以分析,公益组织面临的新机遇及挑战是什么,结合外部大环境总结分析了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进而提出公益组织的治理及其公信力,详细阐述了理事会治理的法律责任、如何创建高效的理事会及高效理事会的治理内容。高效的治理与公益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事会的治理是为了取保组织的公信力,以保证组织的公益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承诺的活动和项目,保持组织透明度和诚信。确保组织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公益筹资是为了帮助某个特殊群体,或为了实现某种公益目标、而向个人或组织请求提供无偿援助的合法的行为及过程。公益资金来源本地化和多样化,是未来公益组织持续发展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开始尝试本土资源的动员,而本土的公益筹资是有效动员本土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庄爱玲博士从公益筹资的价值讲起,带出筹资对公益组织的重要性、公益筹资与机构公信力的联系,谁是公益组织筹资的对象?怎样与其取得联系和互动?作了详细的讲解。并采用小组讨论、演练等方式,向参与者介绍了筹资前的准备工作,及有效的筹资方式和公益筹资应遵循的原则。金昭敏女士为大家分享了上海慈善总会的多个筹款案例,参与者分组设计了详细的筹资方案。
协作者:
庄爱玲,亚太公益联盟执行理事会执行理事、上海市社会组织规范建设与评估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国校友会理事、南京大学犯罪与干预研究中心理事、上海慈善基金会募捐委员会委员、李连杰壹基金专家顾问、浦东新区养老公益促进会副会长、浦东新区公益项目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顾问、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创始理事等。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的表彰。1997年她所创立的部门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助残先进单位”, 她本人应邀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8年1月,获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十大慈善之星”称号。2008年12月5日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首届“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称号。 2009年她领导的映绿获得“首届上海慈善奖慈善组织奖”。
教育背景: 宁夏大学外文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南京大学外文系英美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社会学)。